目前,中国处于二元经济结构状态。长期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没有得到有效转移。二元经济的特征非常明显,在集中转变为单一规模的个体生产过程为大规模的社会生产已经为时过晚,主要表现在生产资料使用的社会化、生产过程的社会化和生产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化。生产社会化是现代大生产发展的必然趋势,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生产的社会化程度会越来越高。
中国的二元经济结构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中叶。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通过选择优先发展重工业的赶超发展战略,二元经济结构进一步强化。自1978年以来,经济改革首先在微观个人中进行。农业和农村改革的成功缩小了工农和城乡的双重差距。1978年至1984年是二元结构的弱化期。城市改革始于1985年,城市经济快速增长,但农业增长放缓,二元经济结构再次强化。由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影响了中国就业结构转型,城市化滞后导致城乡差距进一步拉大。因此有必要加快城市化进程,进一步推动中国二元经济结构转型,从而推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众所周知,与第一、第二的产业相比,第三的产业能够吸纳更多的劳动力就业。而且就业弹性系数不仅大于1,且呈现持续增加的趋势。因为第三产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具有生产和消费的身份必须在生产地消费,因此人口密集的城镇为第三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土壤和空间。而在人口密度较小的广大农村地区。由于需求不足,无法形成规模效应。相对而言,第三产业的发展成本高,利润低。因此,为了进一步促进中国二元经济结构的转变,有必要加快城市化进程。从而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
阅读完关于二元经济结构的内容,也可以看看什么是环境经济政策,扩充一下知识。
上一篇:经济周期理论主要是讲什么?
下一篇:完全垄断市场是怎样的?其他
服务中心:郑州市金水区农业路经三路
邮编:450002 网址:www.yingjia360.com
销售热线:0371-65350319
技术支持:133338338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