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49年于1950年,股市呈涨势时,人们使用各种方法以从股市的周期运动中谋取利润。这些方法被称为“公式型投资计划”。所有这些计划,除了美元平均值情况外,其本质都是当股市涨幅很大时抛售一些普通股。按照这些计划,股市的大幅上涨将导致持有的所有普通股出售;其他的计划则认为,在任何情况下都应维持股票有一个较小的比例。
过去许多年,当追溯这些方法在股票市场的应用时,是相当符合逻辑的,并显示了优异的结果。但不幸的是,这些方法被普遍采用之时,正是其失去效力之时。在50年代中期,许多公式型投资者发现他们完全或几乎在某一水平离开了股票市场。确实,他们已经获得了丰厚的利润,但从广义上讲,市场在那之后“离”他们而去,他们的公式没有给他们机会以买回一个普通股的地位。
这些公式型股票投资者50年代的经历和约20年前道氏理论的信奉者的经历相似。在方法的流行之时正是其失去效力之时的情况下,我们用决定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所指示买卖水平的“中心价值方法”时也有过类似的失败经历(这将在后面的章节中间详细解释)。教训似乎是,任何容易在股市上被大多数人掌握和运用的赚钱方法都太简单和太容易结束。Spinoza的总结性的评论应用于华尔街也是一条哲理:“所有杰出的事情都像它们很稀有一样的困难。”
股市小史:1900~1963年
自1949年始,股市的行为和过去有根本性的差异。人们可以发现最相似的是1922年至1929年。总结这个根本性差异的方法是陈述,当股市上涨的幅度达到历史最高水平时,降幅也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从1961年12月至1962年6月为27%──比过去任何15年跨度的水平都要高。
难以置信的是,这一现象持续这么久竞没有结束的迹象,也就是说,这只不过是人们又一次的“超乎寻常的错觉”。我们几乎不知道这真正意味着什么;没人取确定这一暴涨在多大程度上是对股票的固有价值合理的再评价,及多大程度上是投机情绪的高涨,这个高涨最终必须以极端的和痛苦的方式加以修正。